周其仁《货币的教训》

(This book was read in Jan 2013)

周其仁:《货币的教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第2次印刷

  • 这门以解释行为为己任的经验科学,最起码的坚持就是把人们的行为——而不是人们的言辞,尤其是人们关于自己行为的言辞——作为研究的对象。
  • 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只要现存的安排与理想不一致,他们永远能够“论证”,只要采用更理想的做法一定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 中国的外汇交易
    • 初期低价购汇,影响了创汇的积极性(人民币估价高);
    • 两个特点:只设在中国,会员制(央行是特超级会员,购汇出价最高)
      • 境外要求人民币升值声音嘹亮,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无法买人民币;相应地,香港的呼声就不高;
      • 央行购汇:增发货币,提取存款准备金,调整利率;
    • 央行增发货币养老虎,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收老虎,大手购汇放虎归山,发央票回收流动性
      • 为何如此高负债率?买外汇资产,维持汇率稳定;
  • 汇率稳定与币值稳定
    • 汇率不稳会增加全球交易费用;
    • 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黄金时代”:“同一种货币”下才有严格的汇率稳定
      • 也不是绝对稳定,各国政府常受压力而动摇;
    • 有了币值稳定,才守得住汇率固定
      • 生产率进步快的,能得到更多的货币交换更多的物品,货币升值;
      • (弗里德曼)固定汇率传递通胀,引发危机;
      • 蒙代尔三角: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流动与浮动汇率三者不可同时达成;
      • “固定汇率”:大幅度增加或减少国内货币来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 “钉住汇率”:本国独立货币政策,央行一手干预外汇,一手反对冲;
    • 亚洲金融危机后,更加高频地盯紧美元,造成美元流动性全球性泛滥;
    • 为什么发达国家竞相大举借债过日子?
      • “财政亏空货币补”短期行得通;
      • 美元、欧元、日元拥有更多高负债的“本钱”,实在不行可以贬值货币来还;
  • 中国的货币调控
    • 央行购汇被动供应“基础货币”,该“高能货币”经商业银行进入市场周转
      • 剩下“纯购买力”,无对应的国内商品可买;
      • 增加储蓄?可经由银行再贷放出来,也增加市场的物价压力;储蓄本来就是过量货币追逐不到商品或服务的产物;
      • 流动性泛滥,局部市场失衡(“热钱”);用总量有缺口和有时滞的央票回收;
      • 货币超发到物价上涨,有时间间隔;
    • 政府投资杠杆出更多商业贷款,创造出更多货币;
      • 中国特色的“供地融资”,创造信用;
      • 数量型工具为主的工具调控:法定准备金率;
      • 若把更多投资性财政开支转向民生开支,对抑制货币再创造定有奇效;
    • 政府主导投资的经济:不依靠需求,不依靠市场价格,不依靠支付意愿和能力
      • “政府间竞争”:中国奇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人均所得非第一,铁路速度非得世界第一;
      • 审批级别越高,就越通行无阻,可借贷资金比例就越高;
    • 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运作为中心,造成自循环的广义货币越滚越大;
      • 政府重流量、轻存量,GDP至上其实是流量至上;
    • 货币增长超过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过度依赖出口和过度依赖投资的表现;
  • 通胀治理
    • 输入型通胀:国外商品价格上涨,拉动本国出口,同时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使本国居民消费更多本国商品,拉动本国商品价格;
      • 放弃固定汇率便不会有通胀输入;
      • 货币偏多才会有物价上涨;“成本”是需求的表达;
    • 货币增发,偏偏某些物价会“鼓出一个大包”;
      • 借贷权高度集中,“政策倾斜”;
      • 投资眼光:傻钱集中导致高价鼓包;
      • 供给障碍;
    • 货币深化(“水多了加面”):农产品市场化、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新增的、“额外的”货币需求;
      • 自然之物被需求吸引到市场上,货币数量就增加了;
      • 货币深化进程停滞或逆转,引起通胀与某些商品价格的狂涨;
    • 加息:给货币加价;
      • 美国,商业银行自行决定利率,美联储加息转回来抑制的是央行自己的货币供给量;
      • 中国式加息,直接调节金融机构与客户的关系,而没有调节央行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 央行“最后贷款人”与稳定币值存在冲突,采取“建设性模糊”对付道德风险;“第二货币动脉”(外汇交易)流量充沛,央行加息作用有限;
    • 管制物价和“管理需求”?
      • 伊拉克蜜枣:让高收入家庭对回收货币做出更大贡献;
  • 货币制度
    • 选择财政性资源替代央行购汇:预算收入,国有权益,专项发债;
    • 所有办法想尽还不够怎么办?人民币升值;
    • 几家欢乐几家愁,但永远只听见受损者的叫骂;
      • 人民币升值增加出口成本,但购买力增加,进口增加服务就业,只有制造业才算就业?
      • 人民币升值缓解美国同业就业压力,但“中国制造”的美国消费者却利益受损;
    • 美元之锚:1913年美联储成立,绿背美钞;1933年废除金本位;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推向世界;超发货币,全球“分享”美国债务;1971年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超速通胀;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