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赛是拼刺刀的时刻,从这个时候起每支球队都不再有所保留,16进8不会有过重的心理包袱,因此比赛的激烈程度和奇迹发生的可能性也往往高于往后轮次。在平等的机会面前,谁更勇敢谁就更有机会取胜,纸面实力上的差距在这份勇气面前可以无限被缩小。“小国”捷克和瑞士扳倒了足球世界里的巨人,奥地利把大热门意大利拖到加时,杯赛的魅力正是这些让人无法事先猜透的结果和过程。
八场比赛中,实力差距相对较大的是丹麦vs威尔士和西班牙vs克罗地亚,斗牛士军团虽然有些大意地在常规时间内被追平,但全场占据主动并凭借替补和首发球员间的无缝对接在加时赛里“收割比赛”,阵容同样深厚的意大利亦通过强大的板凳火力击溃了勇猛顽强的奥地利。比利时vs葡萄牙和英格兰vs德国看似是两场“强强对话”,但落败一方在阵容中均存在明显短板,而这些小弱点带来的影响在面对强队时往往会被无限放大。两场以弱胜强的比赛中,捷克胜在主动出击,成功执行了富有针对性的战术,而瑞士队的胜利一部分也归因于法国自身的松懈。
八分之一决赛最佳阵容
门将:瓦茨利克
后卫:曹法尔,德拉戈维奇,维尔马伦,斯皮纳佐拉
中场:博格巴,扎卡,巴拉克
前锋:斯特林,塞弗罗维奇,阿扎尔
替补:西蒙,马奎尔,阿兹皮利奎塔,莫拉塔
单场淘汰的赛制让任何先丢球的一方都会异常被动,因此门将在本方进球前做出的关键扑救往往是决定性的,瓦茨利克没收马伦的单刀价值连城,没有把握住机会的荷兰队在一分钟之后就受到了惩罚。西蒙在一场本该风平浪静的对决中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送出超低级失误后仍然心态稳定并数次力挽狂澜,值得称赞。
很多场比赛里中后卫是球队表现最出色的球员,甚至是落败一方,奥地利双中卫德拉戈维奇和欣特雷格面对意大利的冲击稳稳地扎住了防线,比利时“后防三老”之一的维尔马伦和瑞士小将埃尔维迪在各自比赛中承担起盯防对方头牌的任务,出色完成,而捷克后防支柱卡拉斯和英格兰防线领袖马奎尔展现了令人信服的空中统治力,前者还通过头球助攻队友打进致胜首球。
在针尖对麦芒的比赛里,对边后卫攻守兼备的要求更高,卢克·肖全场兢兢业业地跟防基米希并在比赛的最后十五分钟制造了两粒进球,是英格兰变阵五后卫“兑子”策略成功的关键。对于意大利和捷克,左后卫斯皮纳佐拉和右后卫曹法尔更是战术核心,前者直接参与了球队的两个进球,后者则是全队触球和传球最多的球员。阿兹皮利奎塔为球队注入了稳定性和经验,他对攻守时机的把握对于这支年轻的西班牙队来说不可或缺。
在葡萄牙的“绞杀”战术下早早受伤下场的德布劳内没能有足够时间发挥,莫德里奇面对强大的对手不得不承担更多防守任务,在激烈的肉搏战里“中场大师”能够腾挪的空间相对有限。法国与瑞士的比赛中博格巴和扎卡直面交锋,前者依旧通过传威胁球主导着比赛进程,但后者凭借更强大的领导力有效地将全队串联成一个整体,并在做好本职防守工作的同时在比赛最后时刻送出关键助攻。意外击败荷兰的捷克队在中场展现的力量和小技术让人印象深刻,首次先发登场的巴拉克完成三次过人和三次关键传球,堪称奇兵。
锋线箭头人物对机会的把握在淘汰赛比赛中决定了胜负的天平,本届比赛里射门欲望一直很强的瑞士中锋塞弗罗维奇用两粒关键的头球找回了效率,替补登场的基耶萨抓住了奥地利防线在体力下降后的松动,送出致命一击,莫拉塔用不懈地努力回报了恩里克的信任,而本届比赛中一直保持上佳状态的斯特林再次挺身而出,他身上展现出的成熟让其有希望进一步跻身巨星的行列。仍在努力找回昔日状态的阿扎尔对球队的作用越来越大,他的单兵作战能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会越来越重要。
小计(20人):捷克四人,英格兰,瑞士和西班牙各三人,意大利,比利时和奥地利各两人,法国一人
焦点战役回顾
意大利2比1奥地利
板凳席的深度让意大利成功在加时赛阶段赢得比赛,奥地利拼搏了一整场,虽败犹荣。上半场意大利主攻左路,但主要靠的是助攻和持球能力很强的斯皮纳佐拉,首发出场的维拉蒂并没有给球队的进攻带来太多额外的东西,反倒随着比赛进行,身体对抗上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虽然奥地利右后卫莱纳尔面对斯皮纳佐拉和因西涅很吃力,但机动性强,拼抢凶悍的右前卫莱默尔和后腰施拉格让奥地利右路的防守形成厚度,比赛进入下半场后意大利在这一侧的进攻逐渐熄火。
意大利右路以稳守为主,迪洛伦佐基本不大幅助攻,而在阿拉巴持球上前时,贝拉尔迪还主动回防包夹,体现了对对手头号球星的重视。奥地利双中卫德拉戈维奇和欣特雷格整场保持了高度专注和准确的成功上抢,让缺乏力量的意大利锋线在中路腹地无法形成威胁。在奥地利体力下降,鲍姆加特纳抽筋下场后,左路防线开始出现松动,换到这边的莱默尔未能及时跟住冲击力很强的基耶萨,后者在多次造成威胁后不久便打进关键的制胜球。

捷克2比0荷兰
棋高一着的希尔哈维为球队制定了明确的战术——全力冲击荷兰左路,通过进攻来限制德容的控球。不仅是德容,这一侧的布林德和范安霍尔特在对抗上同样落于下风,捷克队在右后卫曹法尔的统领下,三个攻击中场马索普斯特、巴拉克和塞弗西克集体“右倾”,通过身体和小技术强推到对手防区,而高中锋希克本场并不是战术支点而是专注抢点,这个变化让弗兰克·德波尔的球队应对不及。曹法尔全场触球和传球次数最多,此前只在小组赛次战克罗地亚替补出场三分钟的巴拉克完成三次关键传球和三次过人,甚至这一侧的后腰霍莱斯也奉献出一球一助攻的高光表现,捷克队富有针对性的计划完胜荷兰。
在上一场尝到了使用马伦的甜头之后,德波尔有些轻率地没有主动在进攻线上做出有针对性的变化,毕竟东欧铁骑不是北马其顿,缺少了支点维霍斯特的荷兰锋线在捷克队强硬的正面防守面前略显稚嫩。中卫卡拉斯五次成功争顶并在前场送出关键助攻,门将瓦茨利克面对马伦的单刀冷静化解,一分钟后德里赫特在希克的强逼下被迫手球下场,比赛的天平就此彻底倾斜到捷克这一边。

比利时1比0葡萄牙
整体实力更胜一筹的比利时队从比赛一开始就掌握着节奏,葡萄牙经过前几场“调试”后防线扎得更稳,两名边锋的回防和中场的绞杀都极大缓解了后防线的压力。上半场过半后葡萄牙开始伺机压上进攻时,比利时开始获得更多机会,中场德布劳内简洁地传递快速推进到前场,或凭借卢卡库的身体和速度优势直冲葡萄牙脆弱的中场防线,小阿扎尔送出致命一击自然是水到渠成。葡萄牙的三名中场里只有帕里尼亚有一定防守硬度,穆蒂尼奥身体本就薄弱,而桑谢斯的特点更多在由守转攻时的向前推进,虽然很有观赏性但对球队的整体防守始终是一个隐患。
在德布劳内因伤退场之后,比利时打起更加坚决的防守反击,葡萄牙虽然下半场射门不断,但大多质量不高。首发出场的维尔马伦稳如磐石,通过准确的判断和出色的弹跳有效限制住了C罗。阿扎尔是这支球队无可争议的核心,虽然不及巅峰状态但仍然是球队最稳的拿球点,他吸引包夹和在人群中把球送出来的能力仍是顶级的,比利时在德布劳内不在场的情况下仍能由阿扎尔和卢卡库“双核驱动”,实在是一大福气。此外,右翼卫穆尼耶勤勤恳恳,他的多特蒙德队友格雷罗在这一侧没占到任何便宜。

瑞士3比3法国(点球5比4)
法国队主动求变的五后卫反倒正中瑞士队下怀,开场阶段顶得很靠前的帕瓦尔明显不适应翼卫打法,罗德里格斯由于有扎卡补位得以肆无忌惮地前压,把帕瓦尔带走后让祖贝尔在边路直面瓦拉内。法国前场三名大腕基本不回防,中场天然少一人是这个阵型另一个很尴尬的地方,后卫线在坎特和博格巴上前场逼抢时并没有压上保持阵型紧凑,使得瑞士队很容易就能把球直接送给锋线队员。但有失必有得,法国队前两粒进球也来自这两人在中前场的抢断,阵地战中办法不多的世界冠军凭借三大明星之间的配合,把球权转换瞬间出现的机会迅速转化成进球。
瑞士队在防守端布置明确,埃尔维迪负责全场紧跟姆巴佩,阿坎吉为扎卡分担出球任务,而恩博洛的位置有所回调更像一个中场,作为扎卡和弗鲁勒的另一名辅助,不仅在防守端经常看见他的身影,还为球队向前推进时增加一个持球点。塞弗罗维奇两粒头球得分展现了进攻端的效率,也侧面体现这支法国队一旦中场被破防,后防线的抗压能力不够出色。法国队本场也是本届杯赛表现最出色的是本泽马和博格巴,但吊诡的是正是这两人在比赛最后一分钟的传球被断让瑞士队奇迹扳平,运气显然没有站在高卢雄鸡这一边。

西班牙3比3克罗地亚(加时赛2比0)
老迈的克罗地亚在年轻人主打的西班牙队面前难以全力招架一百二十分钟,本场恩里克的球队主打边路,利用克罗地亚中场对边后卫保护不足的弱点,直接在四十五度传中寻找机会。中卫洛夫伦的停赛让本就不稳的克罗地亚防线更加摇摇欲坠,左后卫格瓦迪奥尔数次被打穿,达利奇在佩里西奇缺阵的情况下没有在这一侧重点派人协助这名19岁新秀是一大败笔。需要合理分配体力的莫德里奇大多时间里停留在后场,无法持续地为前场提供创造力,重回首发的雷比奇和下半场登场的克拉马里奇延续了此前的低迷状态,后者还在加时赛伊始射失了本可以扭转比赛的一球,西班牙在丢了三球的情况下还能赢得比赛,体现了双方实力的差距。
双方在九十分钟内的失球如出一辙,各有一个低级失误,一个乱战得分,和一个前场围抢失败被对手直穿中场面对四名后卫破门。布斯克茨虽然发挥稳定,但在防守端缺少得力帮手,自身的跑动能力和体能也有限,克罗地亚四名前锋在最后二十分钟能冲得起来和西班牙中场强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同样连场首发的阿兹皮利奎塔是这支技术流球队的一抹亮色,他为这支球队赋予了传跑的严谨和合理性,亲自策划并前插打入的第二粒进球体现了这名老将对时机的精准把握。搭档换了四轮的锋线头牌莫拉塔此役终于通过打进致胜球一扫此前的阴霾,他在前场的串联和支点作用无人能替代,但把握机会能力还需通过与强队的比赛进一步检验。

英格兰2比0德国
面对处在上升期并主场作战的英格兰队,德国队踢得有些畏首畏尾,本场比赛甚至在很多时间里主动回收送出球权,派遣速度更快的维尔纳出场和哈弗茨的站位更加靠后便是明证,右路基米希的压上也不像前几场那么有侵略性,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把比赛彻底拖入阵地拉锯战和演变成细节把握的比拼。相比之下,战术思想更加明确和统一的英格兰队占了明显上风,本届比赛里“三狮军团”每场比赛的射门次数均不超过十次,远远低于获胜球队的平均水平,但出色的抓机会能力让他们至今保持不败,未失一球,显露出几分“冠军相”。
索斯盖特的成功变阵有效地掐死了德国队的边路进攻,在后者缓慢的移动和传导面前,上一场被捷克队逼抢得很狼狈的“中场二人组”赖特和菲利普斯反倒发挥出了自身的特长,虽然早早身背黄牌但随着比赛的消耗越踢越有信心。格雷利什的出场作用明确,他与斯特林的换位和向中路靠拢准确击中了德国队后防无法九十分钟保持专注的弱点。由英超最佳防线组成的后防表现得滴水不漏,马奎尔富有侵略性的前顶让德国队无法深入进攻三区,在诸强中英格兰是把后卫和中场线空间压缩得最好的球队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