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

故城

(p.32) 朱雀城汉朝就有的,那时候人主意怪。

(p.14) 有块碑,刻着赞美的字,泡茶好,不起衣,隔夜不馊。

(p.254) 四个人这顿饭吃得很宁馨,水缸那边的泉声,太阳透过屋檐底下,透过树丛的一道道光影,偶尔过的雀儿叫,都不讨人厌。

(p.140) 南门城门洞口,经油糖柴烟气熏陶,斑驳陆离,凝聚着盎然的古意,很感动刚来的天主堂意大利洋人。

(p.420) 街上挂满彩旗,常听到东南西北城墙上洋鼓洋号的奏鸣,城里城外马匹来回穿插,河上运马草的船,挑马草进城门洞的人,弄得到处闻得到新鲜马草的香味。

(p.23) 这时候一切都那么单纯,蒸腾的花香,哄咙的蜜蜂,周围城内城外的鸡叫,预知黎明的逐渐出现。

(p.166) 这块领地真有点像是由于历史的疏忽遗忘被打落在今天的世界里的,那么一小粒,那么厉辣,那么雄强,那么狠毒,那么讲究文化,那么五脏俱全,又那么妙趣横生。

吃食

(p.19) 刚摘下的花椒,油锅里氽过,齿缝里一扣,“啵”的一声纷纷流出小滴小滴喷香的花椒油来。

(p.714) 滚烫的羊肉,辣椒加烧酒;蓝天,暖秋加河籁,由不得人不生感慨之心,于是有人发奋要做荆轲,有人要做爱迪生,有人要做兴登堡。

(p.725) 这宝物吃进嘴巴,很难用味觉范围的字眼来形容它,它太狎昵,太暧昧,好像做了一件见不得人的美事,身上留下的那种微温,那种微香,实在说不出口。《东京梦华录》里头记载到一些食物和汤茶,也让人产生如此异想。

志趣

(p.941) 你听我讲,不管你以后长大成人是穷是富,当不当名人专家,多懂点稀奇古怪知识还是占便宜的,起码是个快活人;不会一哄而起只准读一本书,个个变成蠢人。

(p.151) “你找这个字做什么?”“一首诗上要用它。”“字都读不明,怎么用?”“你看你!之所以要查嘛!一首诗里头有一两个‘险’字,味道足些!”

(p.278) 幸好朱雀城的年轻人不论穷富,都有几分斯文修养,懂得老少交情中相互得益的美好存在。

(p.432) 黄昏后,吃过晚饭的男人懒坐在自己卧房靠椅里,一盏落地灯温暖地顺着肩膀照在左手捏着的《管锥篇》之卷八,讲着猫和狗的地方:“……吾人尝有俗谚云:‘猫认家不认人,狗认人不认家。’一文家嘲主翁好客,戚友贲来,譬如猫之习其屋而非好其人……”正好猫躺在身侧,狗卧在脚跟,想到猫狗的习性确是这么一回事,觉得古人也都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免小有得意。

(p.523) “我刚才听到你们在三楼吵吵闹闹讲些哪样?”谈山水,谈酒,谈生死。“都是大题小做!乌合之众,焉有生死可论?”

(p.39) “也弱!”爷爷插了话,“少了点中土气派,比如我们乡里的粗碗,他们喜欢得很,学着做出来精致有余,洒脱不足。”

(p.891) 我爷爷讲他年轻的时候到山东淄川蒲松龄老家去参观,参观完了走出左手边一个弄子口,弄子口高头檐上刻了四个字:“少焉月出”。弄子口朝东,远处是山,月亮会从那一头出来,很是感动人。他就想,这四个字一定是蒲松龄自己题的。

音乐

(p.71) 凡俗太多,心不静,箫和七弦琴一样,旁边多一个人,味道都是不一样的。

(p.481) 我三年级的班任是萧先生,他讲过两堂课的《月光》,拿古诗映照,一边是德国旋律,一边是汉时明月……他说流传的贝多芬月光曲故事把人感动得不真实,月光曲不应拿故事去感动人,有时候艺术并没有感动人的义务;只是技巧,技巧本身。

(p.483) 为了音乐,幼麟有时幽默自己的孤立;为了自己,有时又怀疑这舍割不掉的音乐道路,没见过西洋音乐概论,没参观过一次音乐演奏会,好久好久以后才明白修芒就是舒曼,修盆就是肖邦,贝蒂火粉就是贝多芬。这个时代学音乐,先生教什么知道什么,没有选择的余地,有如乡村路边的小饭铺不时兴点菜一样。

年代

(p.57) 愿意来的,其实心里也怕,听到“照个相大家作纪念”就毛骨悚然。

(p.160) 过年,眼花缭乱,两耳嘈杂,肚子胀得咕噜作响,被大人架来抢去,拿莫名其妙的压岁钱,红包。

(p.66) 省里头刘先生不喝酒,微微地笑着吃菜,讲的几句株洲官话,让人听得半懂半不懂。

(p.613) 爷爷在喝茶,他没有讲这里的茶叶不好,家里的好,一口一口喝,今夜间他会一直喝到底,喝到没有茶叶散戏才罢休。

(p.938) 序子好几天像个不会做诗的屈原,一个人到处逛来逛去。

(p.10) 回忆的甜蜜与深重痛苦都是无可弥补的。

(p.96) 生活停止不动,曾经有过悲哀,有过寂寞,有过牵挂……都过去了。屋子深而大,地下是石板,周围是高墙,房屋塞满柜,台,桌,椅和箱子笼屉,厚厚的木地板……隔绝了她从来不懂的外界的消息和文化。

(p.814) 人长到老来,脑壳里头都会浮现一幕又一幕带彩色的童年往事。有的见不得人,有的喜欢招一些人来共同切磋,做哪样老家伙都喜欢追忆呢?宋人诗云:“无觅处,只有少年心。”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