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伊格尔顿《论文化》(张舒语 译)

第1章 文化与文明

我们总是迫于延伸文化的含义……如果说文化的美学含义有些过于狭窄,那么文化的人类学含义则显得过于模糊。

文化的不少含义更关注的是你如何做,而不是你做什么。

现今,文化成了一种价值观上的问题……文化成了我们失掉的天堂……日常经验越是空洞、贫乏,相反地,文化的理想就会被抬得越高。物质文明变得越粗俗,文化便会显得越崇高而脱俗。

如果你想要出版小说,你就需要造纸厂和印刷厂。文明是文化的前提……文化是文明的产物。

每个词都分别有描述的和判断的两种不同的用法。当18世纪的诗人亨利·詹姆斯……,他所做的是价值判断。他的意思是说,非洲人虽然有生活方式意义上的文化,但没有好的生活方式意义上的文化。

“文化”这个词从最初到后来的很长时间都和“文明”同义。但最终“文化”成了一系列质疑文明的价值观。……文化既是文明,又是对文明的批判……

(新奥尔良市居民)觉得有轨电车的名称应该是功能性的,而非装饰性的。在多于基本需求的意义上,装饰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的一部分。……“过剩的”并不一定就是“无价值的”。相反,使生活变得有意义的事物大多都不是生理上的必需品。

对万物生长的照料,融合了塑造性和自发性两个概念……生长是有机的……但又需要被规约和改良。……我们很难讲清楚文化这个现象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意识的,在多大程度上又是无意识的。

文化这个观点背后隐藏令人心忧的潜台词:自然状态下的自我惊人地不完美。……文化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如何平息自然的破坏力,同时不削弱其创造力。

第2章 后现代的偏见

对于复数性、差异性、多样性以及边缘群体的关注产生了一些宝贵的结果。但是这也打消了我们对于许多更为实质性的问题的关注。

被给定的(given)的行为没有什么能说服人的理由,并不意味着人们应该认可这种行为。

第3章 社会无意识

我们的许多信仰都处在半成品的状态……大量的直觉、偏见、虔诚、情绪、尚未成熟的观点和自发性的假设,它们支撑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我们很少对其发问。

行动发生在一处,而它的意义发生在他处。如果清楚地了解我们所做之事的真正意义,我们就会觉得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

文化是政治权力不可缺少的中介……如果权力显得太令人畏惧或是孤高自傲,那么它就有疏远自己臣民的危险……

法律本身是崇高的,是男子气概的“膨胀”,……因此,它为了骗取我们的感情必须改换装束,将它的鲁莽掩盖在女性具有诱惑性的裙褥之下。

所有的权力都有些许行骗的迹象。……普通人需要的不是真理,而是精神的高涨与心灵的慰藉,而只有一个善于操纵象征和仪式的国家,才能够为他们提供这些。

第4章 文化的信徒

社会主义关乎闲暇,而非劳动。……马克思和王尔德都相信在创造物质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能不那么像奴隶般依赖物质。

第5章 从赫尔德到好莱坞

对于实用性的标准来说,没有什么事物本身具有价值。如今,事物有价值都是因为它们能够帮我们实现一些目的……

结语 文化的傲慢

文化产业没怎么证实文化的中心地位,倒是证实了晚期资本主义体系的扩张野心。……奇妙而讽刺的是,当大众文化越在社会中凸显,当它看起来越像是一个本身具有价值的现象,它就越不再是原本的那个自足的领域。

如果人们在谈论文化时不能将文化的概念扩展到更为现实的层面,那么也许保持沉默会是明智之举。

Leave a commen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