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如烟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平凡之路》

离开

感觉和这个世界正渐渐脱离轨道。数不清已经有多少期 Economist 没有读,周末的《纽约时报》也闲置了两周有余,要是你问我上一本读完的书,这还要追溯到两个多月前飞往纽约的那班981上。说到这里,可能你已经看出我是个挺奇怪的人——因为和世界所谓“接轨”的方式,不需要有语言,不需要有人。

周末出了趟还算远的门,去滑雪,过了有近三天不需要看着电脑屏幕度日的“异样”时光。都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没网,那么有网却不上网,想必是更远了(若觉此处逻辑不通,请参照泰戈尔原文)。不管怎么样,也算是短暂逃离了纽约城。有两个晚上,大家都围坐在电视机前看NCAA,探讨着各自下注的球队,仿佛这是佛蒙特(的那个“世界”)除了皑皑白雪之外唯一正在发生的事。

我不知道这是离世界更近了还是更远了。一个周末可以发生很多事,打开朋友圈,你会知道首钢夺冠了,杰拉德48秒就被罚下了,当然还有国家德比,C罗又跳水了(但未果)。人很奇怪,脑子里只装着NCAA的时候,你觉得你知道的很多,可浏览完朋友圈,你会发现其实恰恰相反。

不看大家都看见了什么,是离开。看了大家都看见了什么,好像还是离开。

年轮

酒吧里少说也有十块屏幕,其中八块都在播 Wichita State 和 Kansas 的比赛,另一块在播我们在看的皇马和巴萨,剩下的那一块,是网球。定睛一看,交战双方竟是德约科维奇和费德勒。你看,我在播报的时候已经不自觉地把小德放在前面了——这已经不再是费天王的年代。抽空看了几回合,小德强力的正手斜线屡屡打出大角度,只见天王还是老样子用反手切削来周旋。这种回合其实不陌生,但不知为什么今天看见此情此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天王真的老了。

说起时光,有个一块滑雪的后生问我们这个问题——从几岁开始你就觉得你不再年轻了(当然,原问题没有这么直白: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去锻炼之后就觉得只是维持现状而不再是持续增长了)。一同事拿出他经典的“四舍五入”理论,答曰二十五岁,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你就真正算是“奔三”了。

我断是不承认这种讲法的,但不可否认,时光本身,正越来越成为那个我们宁愿避而不谈的话题。

要为大自然选一样东西作图腾,我会选时间。

三月

2015年一转眼就到了三月。也许是这个冬天太长,让人久久提振不起“新年新气象”的魄力。很多在年初念想着要开始做的事,迟迟未开工;而早先撒下种子了的,却也不是一直在天天耕耘——一派十足的“草盛豆苗稀”的景象啊。

今天在回来的路上偶然又听到了朴树的《平凡之路》,佛蒙特7号公路蜿蜒而又平坦,杳无人烟,倒很像电影里的感觉。稍微不同的是,路上也有不少与我们一起赶路的“行者”。我想起来这首歌刚火的时候,自己还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它的人气如此之高,或许是电影槽点太多的缘故,亦或许是“朋友圈刷屏”起到了反作用吧。

可在这尚未春暖花开的三月,我突然又多明白了一些,这首歌在唱的是什么。

一转眼就到了三月。车要前行,人要继续前进,只是很多时候还不知道是不是真正该去的方向。一路驱车向南,在某个坡顶的某个瞬间看到了整条曼哈顿的天际线,我赶忙提醒全车人一起看,可还是遗憾地错过了。我又开向下一个山坡,但并没有等来同样的景色。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