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体北路
这次回京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有多么喜欢这一条路。
东二环路上四座城池堡垒,由北向南,东直门,东四十条,朝阳门,建国门,每一条“门外大街”如今都已成了商圈密布,霓虹四溢的地方。朝阳不同于海淀,不是高校和学子的聚集地,发达起来带着点“武气”,放在京城里就算作是一种“官气”吧。这里竖起来的每一栋高楼,多多少少都带着点权力的意味,你看不到南城的那股“京味儿”,也找不见埋在西北郊地下的“帝脉”,然而这里,同样是味道十足的北京。
不过我要说的却不是这样一条路,从东四十条桥出二环向东,新旧两座保利大厦把你迎出内城,走着走着你会发现,自己的耳根和双眼开始变得清净。准确来说,工体北路自西向东段,由工人体育馆和工人体育场分界处始,直至东三环长虹桥,这是一条虽然不算长却也能让你百走不厌的路。这条路没什么特别需要让你驻足流连的景点,也没太多华丽的建筑或是有趣的去处,但是在我眼里,北京的古韵和新貌在这里产生了奇妙的反应,让你不自觉地融入到这个城市的血液中。路经工体时,它很安静,安静到让你感觉是不是比赛就在昨晚,现在大家都累了都在沉睡。一座立于大市之中的万人体育场值得敬畏。
经过工体之后我喜欢横穿十字路口走到路的左侧来,这里的街角是京客隆商场,它的一侧是肯德基,两个商家同向面对着一个小小的停车场,场中有一个报刊亭,把门户的方向也朝着它们。这个美妙的三角关系长久以来一直存储在我脑海里,成了我对北京和朝阳不灭的印象。站在此处,天际线就是不远处的居民住宅楼,老住户,六层小楼都是,这种搭配甚是迷人。
往前走便是三里屯和太古里,夜夜笙歌的地方,白天自是冷冷清清。有人说后海的味道也得得益于白天空荡荡的酒吧,想来是有那么点意思,这里也一样。新盖的三里屯各商家,造型东倒西歪,一个个像盒子,错落有致地码在一起,有一种隐藏的秩序。我喜欢这种分散的存在,若是不分青红皂白得起来一座像西单诸商场那样肥大的臃肿楼宇,反倒煞了风景。
最神秘而有趣的是从三里屯至长虹桥一段,路北侧其实有部分已是使馆区,但走近长虹桥时街边开始出现一家又一家的阿拉伯风味餐厅,先是“一千一夜”,再到“波斯餐厅”,好像还有一家打土耳其风味的,我都从来没有进去过。店家的门窗大多是深色,走在街上看不到里面为何物,加之西亚和中东我们本就十分不熟悉,更增添了三四分情趣。
走到这里,工体北路也就到了尽头,这里没有皇,没有权,也没有什么财,更谈不上什么文艺或是情怀,但却是我眼里最美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