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Morris – Spain (Chapter Nine – Part II)

第九章 四个城市(接上篇)

塞哥维亚就是另一个世界了,尽管她距离阿维拉仅有四十英里,而且还身处同一片山脉。如果说阿维拉只是一个空的躯壳,那么塞哥维亚则全都是核仁,她怕是卡斯蒂利亚高原最完整的一个城市,如果比作一个人,那么塞哥维亚全身的器官都还完好无损,而且丝毫没有随着岁月的更迭而萎缩。从美食的角度看,阿维拉的特色是由修女制作的小蛋糕,而到了塞哥维亚,则是烤乳猪,它身上的脂肪带着浓浓的征服者的气质。

塞哥维亚是城市规划的典范,她绵延在起伏的丘陵地带,南边是一条叫作克拉默雷斯的小河,北边是埃雷斯马河,水流更加丰沛。想要一窥塞哥维亚的全貌,你得先登上阿维拉附近的一座小山,(最好是早上),在那里你会发现不远处的塞哥维亚是如此美丽而且恰到好处。太阳从高原的一端升起,整个城市突然就被染成了红色,三维的轮廓一下子就变成了一维。城市的中央是一座高高的大教堂,它左边是城堡,浪漫的塔尖,保留着十九世纪的原貌,炮塔,锥形塔,还有错落有致的窗户,和谐地分布在一整片悬崖上。而这梦幻的另一边,则是无比雄健刚硬的古罗马大水渠,它的强势和不朽甚至让人有整个山丘其实是由它撑起来的错觉。这三足鼎立的建筑中间,密布着有些乱七八糟的狭窄而陡峭的小路,偶尔被一两座尖塔和广场打乱,包围着城市的城墙则在居民房屋群中时隐时现。站在阿维拉看塞哥维亚,她就好像是一艘轮船,在这个美好的清晨,扬起了最饱满的风帆正要远航。

在历史上,塞哥维亚这座城市被注入了不少力量和挑战。就在那座城堡,卡斯蒂利亚的女王伊莎贝尔曾击退了围攻她的一群暴徒,也是在那座城堡,我们可爱的阿方索国王,曾经在书本中寻求真理,质疑是否太阳真的是围绕地球旋转,而在那座造型有些奇特的维拉克鲁兹教堂,圣殿骑士曾守护着它整整一夜。就连天灾人祸在塞哥维亚也有些哄闹的气息:城堡的旧址在1862年被一场大火付之一炬,但据说这场大火是当时在那里的炮兵学校的学员放的,因为他们希望把学校迁到马德里去。

最初来到塞哥维亚的人是幸运的,他们在卡斯蒂利亚高原上最好的一块地方搭建起自己的家园,我自己也一直忘不了来塞哥维亚第一个晚上在老街上漫步的美妙感觉。那是一个略带湿气的夜晚,街道被暖而模糊的路灯点亮着,我在绵绵细雨中毫无目的地游走,来到大教堂附近的一个小广场,用当地人的话说它的名字叫“警报广场”。这个广场高出地面,建在好几级台阶之上,远远看去你还以为这是一幕歌剧的布景。在它左边,是可爱的古罗马风格的圣马丁庭院,中间则是一尊雕像,应该是塞哥维亚当地的一位爱国者,挥动着旗帜,而右边,爬上台阶,有一排迷人的小房子,鲜花和蕨类植物从阳台里纷纷探出头来。这就是塞哥维亚,一座充满灵气的城市。

最后,让我们来到托雷多。托雷多之于西班牙,就像京都之于日本一样,因为这里储藏着这个国家最古老,最自豪,也是最私密的心态和意识。当你想起古西班牙,便会记起托雷多,这里曾是西班牙的首都,一城之内,卡斯蒂利亚人,犹太人,摩尔人和他们的文化曾经相生相容长达几个世纪之久,也因此塑造了托雷多独有的包容和丰富的文明气质。埃尔·格列柯的画作让如今每个人都多少知道托雷多长什么样,就连最轻率的游客,也会觉得从马德里的计划中抽出一个下午来这里看看是必要的,毕竟过来很方便,即使下午出发也不会错过晚上的鸡尾酒会。

托雷多距离马德里只有四十英里,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独立于马德里而存在的。塔霍河自然的拐弯将她团团围住,整座城市便建在这被包裹着的山丘上,河水相当湍急,每走几步你就能看见几个老式的石头做的风车,和美丽的石桥。托雷多的容貌是粗粝的,没有丝毫柔软和玩笑打趣的成分,就好似西班牙这个国家的性格。如果能拿城市和人来作比的话,托雷多就是格列柯笔下的人物,俊朗,高挑,不苟言笑,略带些悲伤,还似乎有点冷血。

教堂主宰着这座城市,它也无时不刻在提醒我们,这里的大主教往往比整个王室和政府还更有权力,红衣主教吉麦内兹·德·西斯内罗斯不仅支付了非洲探险队的全部费用,而且是亲自率队出征。托雷多城堡矗立在山尖,它的地下马厩如今还能装得下多达两千匹马。到了晚上,泛着灯光的托雷多异常美丽,被进一步照亮的教堂似乎直入云霄,连最坚定的怀疑论者或许都会因此而想到不朽。

走到城市里面去,依然到处都是精神和宗教的气息,犹太人的信仰和习惯在他们的会堂里妥善保存着;穆斯林的光辉基督清真寺,就是一座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的翻版,虽然小了许多,但你依然可以找到马蹄状拱顶和尘土飞扬的小花园;穆萨拉布,也就是摩尔人统治时期仍保持基督教信仰的教徒,在这里也有不少回忆。托雷多是刀刃之城,这里曾经大量出产供圣骑士使用的宝剑。在圣托美教堂里面悬挂着一幅格列柯的名画《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生动地刻画了在西班牙上帝和统治阶级是怎样和谐共生的。托雷多人奥尔加斯是一名虔诚的教徒,英年早逝,圣徒斯蒂芬和奥古斯汀决定来到人间亲手为其送葬,而这幅画就描述了他下葬时的场景。让人啧啧称奇的不是两位圣徒,而是他们身后的一群目光悲伤却又不失坚毅的西班牙男子,他们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社会阶层,两位圣徒只不过和别的工人一样,在履行他们的职责罢了。在画的右侧,一位神父端着一本手册似的书籍在翻看,好像在审核每一道工序是不是符合要求。上方则是菲利普二世,虽然在格列柯作画的时候这位国王依然在世,但在画里,他已经和先辈一起身居天堂了。

圣马丁桥上的圣胡安-雷耶斯修道院在“光复运动”之后修建,是一座异常华丽的哥特式建筑,各种精妙和美轮美奂的细节,透着十足的胜利者的喜悦和自豪。这个城市的最高峰,托雷多大教堂,则象征着西班牙这个国家神圣的命运。托雷多的街道是狭窄而蜿蜒的,很多地方无法走车,有时甚至一辆卖橘子小推车都会挡住去路,可当你从不起眼的教堂外墙最终找到入口走进去,会发现自己一下子来到了另一个广袤的世界。二十八个礼拜堂分布在七个大殿底下,士兵,圣徒,英雄,教徒云集于此,在这里,西班牙人伴随着荣耀走向永恒。会议殿里挂满了历任大主教的画像,他们盯着你的眼神,跟军事博物馆里的将军没什么两样。这座教堂里也装满了无数珍宝,石制的天使像,国王和主教的灵柩,西班牙锻铁大师浇制的花格铁栅,出自法国,荷兰,和意大利的工匠的雕像和彩绘玻璃,还有数不胜数的大师的名画:鲁本斯,委拉斯凯兹,范迪克,戈雅,埃尔·格列柯,等等。

这四个城市都是无与伦比的古城,地球上很少能找得到相似或同类,而它们就密布在一个直径仅一百英里的圆圈里。尽管如此,哪怕身处万里之外,当你闭上眼睛回想起西班牙,回想起这四个城市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的轮廓和身影是依旧那么清晰,那么光彩照人。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