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赛的第一分钟开始,我们就清楚地看到拜仁打算在这场遭遇战中采取的策略,那就是大幅度把防线提到高位,通过有组织的疯狂的逼抢把巴萨的传导尽可能扼杀在对方本场以内。除了年龄老迈之外,巴萨中场的拦截扫荡能力之弱是众所周知的,在后置指挥官蒂亚戈的操控下,通过穆勒和格雷茨卡积极的接应跑位,拜仁得以三传两导就把进攻推进到威胁区域。
在边后卫的布置上,本场比赛实际上拜仁还是以稳为主的,在局面完全拉开之前,戴维斯和基米希并没有极富侵略性地大幅压上,反倒是巴萨的两名边卫阿尔巴和塞梅多,非常积极地压制向前,打算用疯狂的助攻去压制拜仁。这一定程度上收到了效果,巴萨在前十五分钟制造出的数次机会,都是由边路发起。然而好景不长,对边路空当保护的不够重视,使得拜仁的两个边锋(尤其是佩里西奇这一边)轻轻松松地像过草原一样把拉出的机会转化为制胜进球。可以说,在边路的对赌上,拜仁胜在了其强大的抗压能力和韧劲。
莱万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前几个进球,但他对巴萨防线的牵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皮克作为巴萨后防线的中流砥柱,几乎所有注意力都在莱万身上,这就使得穆勒、格纳布里和格雷茨卡等靠中路右侧的攻击群集中火力攻下了巴萨的左中卫朗格莱。拜仁前场攻击线的立体性,边中结合的层次,都让孱弱的巴萨防线难以招架。
自弗里克上任第一场对阵奥林匹亚科斯的欧冠小组赛以来,我们就清楚认识了其执教风格,对格雷茨卡的重用,强调奔跑和区域的覆盖,带着点冒险意味的大开大合成了鲜明烙印。本场比赛更是将这样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尤其体现在对后防线集体压上造越位这一点上,体现了十足的勇气和强大的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