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上部 | 出延津记

  1. 老杨和老马的“友情”,两人之间关系的“不对等”,伴随了老杨几乎一生,其实倒也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拿你当朋友的,你赶着巴结了一辈子;拿你当朋友的,你倒不往心里去”;问及为何一直如此,“事不拿人话拿人”,遇到事时谁不想找个能说说主意的呢
  2. 剃头老裴和杨百顺的相识,两人当时都遇到了不顺的事(而且“中间拐着好几道弯”),却因相识而化解;老裴因为内蒙古女人而被老蔡拿住把柄,杨百顺因去听罗长礼韩丧而丢了羊,老裴因为带侄儿春生回家吃烙饼而挨骂,很窝心;“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打着摆子,为看一个人,为丢一只羊,也绕了几道弯,最后被逼得无家可归;自己都三十多的人了,能因为几张饼,真去杀人吗?……原来世上的事情都绕
  3. 老汪的私塾“种桃书屋”,杨百顺杨百利都被送来读,“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婆银瓶爱说闲话,“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在胡言乱语,何劝之有?”;因为女儿灯盏的意外而一蹶不振,携全家往西出走,自此私塾停办,“白天见不着,夜里天天梦她”
  4. 当了三十五年的县长老胡,案“断得七零八落,延津大治”;新县长小韩办了“延津新学”,老杨又被老马劝动(“你这话说得不对”),决定送杨百利去上学;“不是为了新学,也不是为了科员,还是为了豆腐
  5. 杨百顺从皮匠老吕处得知抓阄真相,与老杨闹翻,离家出走,路上再次遇到老裴,拜师遭拒,被推荐到杀猪老曾那里;“患难之交可以做朋友,咋能做师徒呢?
  6. 县长小韩被撤,新学停办,因为“老费认为,世上有用的话,一天不超过十句”;杨百利结识爱“喷空”的牛国兴(“人生有一知己足矣”),在铁冶场看大门,因邓秀芝一事而闹翻,去新乡车务段投靠老万(他们同样因为爱“喷空”而结缘);牛国兴见状心里倒有些失落;“自己帮来帮去,竟帮出个仇人
  7. 杨百顺在老曾处学杀猪,每天要跑三十里;老曾在其劝说下决定续弦,但后妈娶进门后并没有待遇上的改善;“虽然下水还是三件,但过去是自己拿,现在是别人给,东西虽然一样,但感觉不一样;……生活中多了一个师娘,不仅是师傅变了,世界全他妈变了”;后来因为一场误会而闹翻(“话过了几道嘴,话已经转了”)
  8. 杨百业成亲,东家是老秦,秦曼卿本与李家结亲,因为耳垂的误会又给吹了,自己又明清小说看得多,没能看准男人;“生活和明清小说里不是一回事”;婚宴上杨百顺杨百利天壤之别,一怒之下杨百顺提起刀要去杀老马(“由一口痰想开去,与老马有了不共戴天之仇”);“平时说一千句坏话无碍,关键时候说人一句坏话,就把一个人变成了另一个人”;路遇来喜,无意之中被救;“杀了老马容易,自己接着如何?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9. 杨百顺出走,心灰意冷,“虽然只得罪了几个人,但好像把全延津都得罪了”;渡口偶遇小宋,老蒋几经试探同意将其留下挑水;染坊里人际关系复杂,杨百顺牢记“跟哪一个人都不远不近”,倒和猴子银锁成了知己,可是“猴心难测”,“他哪里知道,银锁并不是他想的银锁”;再次离开后碰见老詹,改名杨摩西,“那个杨百顺,我已经当够了”
  10. 新县长老史爱听戏和看社火,“一个人扮成另一个人在街上舞,不叫乱,恰恰是静”;老詹找老史要回教堂,反倒成了“干政”;杨摩西通过老詹几经劝说(因为老鲁和老蒋是冤家,也讨厌瞎老贾)得以在竹叶社破竹子;白天工作,晚上听老詹讲经,劳累过度打搅了老鲁走戏而被赶出门;因为一场社火被老史看中(本来已经“把世上还有热闹这回事给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11. 姜虎到山西贩葱出意外,吴香香一开始赌气一直不改嫁,“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后来看上杨摩西,但是“大家只知道他被老史看上,不知道老史又看不上他了”(因为“手拉手共同去一个过去没去过的地方”的苏小宝);在老崔的说动下改姓成亲;老詹说:“孩子,头一回我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栓到别人身上”
  12. 县长换成老窦,吴摩西被扫地出门;倪三打吴摩西为姜家出气;在吴香香的教唆下,杀到姜家大闹;吴摩西馒头卖不好,和吴香香共同语言也不多,“杀人是一时的事,过日子可是细水长流”,反倒和巧玲很合得来;过年时候又惦记着社火,“眼里不存在,心里倒更存在了”,没舞社火反而更累
  13. 隔壁老高开导吴摩西,“一个人自己别扭,也比再让别人别扭自己强”;吴摩西去山西贩葱提前回来,发现通奸的吴香香和老高后打算放长线钓大鱼,“吴摩西一下觉得自己长大了。也一下发现自己的内心,还有闪亮的一面;原来闪亮的一面,就是狠毒的一面”;没想到把老白拉回来的时候两人已双双卷包出逃
  14. 在老姜的说劝下,吴摩西带着巧玲去新乡“假找”吴香香;第九天夜里跑去新乡火车站解闷,“看到成山成海的陌生人,嘴里说着天南海北的话,突然都觉得那么亲切”;早上回来时巧玲已被老尤拐走;找巧玲时在郑州火车站看见了老高和吴香香,见到二人相濡以沫,彻底死心,出走宝鸡;“听罗长礼喊丧,也就七八年前的事;现在想起来,却好像过了半辈子”

小结:

  • 杨百顺三改名字,起起伏伏,心气一点点被磨平,却也曾经无限接近自己最珍视的东西
  • 世间事因缘巧合,弯弯绕绕,不是简单几句道理就说得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念之间的不欢而散和仇恨,比比皆是
  • 人情的亲疏远近,办事和说话的技巧,都是学问,而到头来能真正说得上话的,能让自己敞开心扉的,没有几个
  • 每个人都有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挚爱和信仰,它们归根结底不会被人理解,孤独本身,就是人的宿命
  • 成长,就是知道自己要到哪儿去,一步步认识到不能把命运拴在别人身上,和变得狠毒起来的过程
  • 作者笔下的中原乡村,俨然是一个成人版的“童话世界”,它没有城市里的资本和物质诱惑,也有意滤掉了权势与政治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似乎一切都可以围绕在人与人之间的来来往往中。在这样传统的世界秩序下,悲剧也充满了温度

下部 | 回延津记

  1. 两家爸爸有矛盾但因为养兔走到一起同学冯文修,毕业牛爱国去当兵后就渐渐淡了;战友杜青海擅长把事情码清楚,但是后来没给他和老婆庞丽娜出对主意;脑子比牛爱国还乱的工友陈奎一不爱说话,倒能说到一起
  2. 老尤十块大洋把巧玲卖给老萨,再二十块大洋卖给老卞,老曹在东家老温和老周的劝说下买了下来,改名叫改心;其实老婆要这个孩子是为了跟二叔治气,曹青娥经常感叹自己进曹家的由来
  3. 老韩和老丁因为捡布袋而断交,“可见两人平日的好,都在小处;一遇大事,他就露出了本相”;布袋的主人老曹从此成为老韩的好友;小温随老曹去牛家庄听戏,老韩借机说媒,小温因刚与小周闹掰,感叹道“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这反倒决定了曹青娥后来六十年的命运
  4. 改心还是经常记起延津,“世上的事情,越是有人不让想,心里越想”;和娘吵架,反倒把延津“吵俗了”,想出走,实在的延津又千里茫茫,“爹,其实我挺恨延津的”;老韩和牛书道拜访温家庄,成功说服老曹老婆嫁女儿,实际上被骗了;曹青娥不乐意,老曹劝“别因为跟你娘治气,耽误了自个儿”,“他是爹的好朋友,不会骗我”;曹青娥怀牛爱江的时候跑了,老曹以为她去了延津(其实不然),她感叹自己可怜;“过去能跑的时候没跑,现在不能跑的时候跑了”
  5. 曹青娥嫁到牛家庄第二年,一天夜里跑去襄垣找赵红梅,实际上是为了找侯宝山(让他离婚),后悔当初赌气,可是已经时过境迁,“除了杀人,我还想放火”;真正去延津是在十八年后,这时早已将牛书道掰扯过来,“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三十三年后,“无人把上辈子人的事当回事”,还去了新乡、开封,经常梦见爹
  6. 因为在临汾买鱼起冲突重遇李克智,给牛爱国出了另一个的主意(“赖”);庞丽娜和小蒋被赵欣婷发现,出事后牛爱国拒绝离婚,但是别人家却重归于好,“如今他们家没事了,坏事全落到牛爱国一个人头上”;牛爱国向冯文修吐露要杀人,结果最后反倒失去了这个朋友,“朋友一掰,这些自己说过的话,都成了刀子,反过头扎向自己”;牛爱国想要离开沁源
  7. 在沧州结识崔立凡,给他开车;离开家以后,在电话里反而和妈没话可说,“看来当面说话和打电话是两回事”;出轨章楚红,“在一起不单为了睡觉,为两人说得着……与章楚红在一起,不高兴的事,也能说得高兴”;但经崔立凡点醒后,意识到自己不敢带她走
  8. 曹青娥在去世前,经过百慧“翻译”,交代了一直想说的话;之前一直没说生病,“除了心疼,还有对他们的失望罢了”;现在牛爱国又明白,曹青娥不对别人说,“并不是觉得他比跟其他人说得来,而是他遇到的麻烦比其他人更多,借此安慰他罢了”;牛爱国觉得,“事情想不明白,人的忧愁还少些;事情想明白了,反倒更加忧愁了”;临终前喊“爹”,通过床头的信发现了延津姜素荣;李克智来找牛爱国劝离婚,其实是老尚派来的
  9. 牛爱香和宋解放结婚,“不是为了结婚,就是想找一个人说话”,“可结婚之后,一天到晚,跟他一句说不来”;牛爱香支使起宋解放,像支使一个孩子,她认为“事情从根上起,就掰了要出的横杈”;宋解放跟百慧在一起反而变得会说话了;庞丽娜和老尚跑了,大家纷纷劝牛爱国去找
  10. 去滑县找陈奎一,“在路上心还是乱的,自进了滑县,自己的心突然不乱了;不但不乱,对这地方,还感到有些亲切”;去延津找姜素荣询问往事,没问出个所以然来;再到咸阳找罗安江,人已去世,但与何玉芬聊了许久,“能看出来,你心里的烦闷,比你找的事还大”;临走时送牛爱国一句话,“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又回到泊头找章楚红,也已不在,宋解放来电话还是回来吧,牛爱国:“不,得找

小结:

  • 虽然没有上部那么荡气回肠,但却是一段更苦涩的旅程;上部的吴摩西从生性自由到被驯化,下部的牛爱国则在早已被驯化的深渊中,一点一点寻找自由
  • 时间线快进到改革开放以后,但故事仍聚焦在家长里短,作者并不想讲太多“小家”之外的纷争,很多主题是上部在另一个平行时空的重复和变奏
  • 婚姻中的不忠,朋友间的欺骗,一味地想压制和改变伴侣,防不胜防的流言,生活的锁链将我们每一个人牢牢地套在原地,只有极少数人能真正做到放手和出逃
  • 和杨百顺相比,牛爱国活得更窝囊,更憋屈,也更不自知,但他在某种意义上更接近芸芸众生,或者说,更接近在当代生活的洪流中漂浮着的我们
  • 小说的迷惑之处在于,就算里面写尽了苦难,它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生活了的,即便丝毫没有美化,也一定是浪漫化了的。但反过来想,如果没有这些浪漫化了的原本无比细碎的事物,那么写作和阅读又有什么额外的意义呢?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