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在“黑“新上映的电影《天气预爆》,里面列举了三个成为“烂片”的充分必要因素,其中一个就是名字用谐音。不管在电影圈里谐音谐字的地位如何,近年来在大街马路上,各家餐馆和小店的名字倒是谐音使用得越来越多了。某种程度上和电影圈里的评价相似,一般敢于这样起名儿的也不是什么特别高大上的地方。不过,对于咱们这样日常扫街,只看不消费的群众来说,多一些谐音的名字总归是件轻快的事情。

之所以发了这段联想是因为我终于逮着了机会去了趟五道营胡同。这也算是北京近几年的“网红”胡同了,里面新鲜有趣的店铺有多少其实有待考证,但新奇好玩的店名肯定是不会少的。

傍晚五六点钟的时候,我从胡同东侧进入。夜幕已经完全降临,本来就安静的小巷在几盏灯火的点缀下别有一番情趣。这里面的店铺门面也大多是沉默低调的,门口的霓虹牌面不大,也不耀眼,透过落地的玻璃门一般都能将里面的陈设一览无余——大多数都是木制家具和轻盈的简约风。在这个时候店里基本没有客人,只看到店主一人静坐在屋里。他们倒不像南锣鼓巷里的那样都在千篇一律地玩手机,而是像在发呆或者沉思,或者就只是安静地坐着,也有的在织毛衣。不管做什么,做与不做,似乎都与这条胡同,这幕冬夜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言归正传说说店名。其实五道营胡同里的很多店都没有特别起名,而是实事求是地以门牌号作为名字,像六十八号涮肉,七十三号院等等。这些店门旁边的围墙上一般都贴着街道本身自带的统一的门牌号牌,两者自然相互对应。在夜色里,同一家店的这两个名字一样的门牌,似乎也因为有了彼此而显得不再那么孤单。

这种名字间的对照在逛五道营胡同的时候很是必要。比如有一家餐厅叫做“溪润”,两个字都是三点水而且右边笔画比较多,不走近了很容易看成是“溪涧”。我看罢正脑补着潺潺溪水的时候,抬头一看这家店还有个英文名字,“Serene”,这才反应过来,其实应该是取谐音而叫做“溪润”。一字之差,产生的联想可以千差万别。方才还在耳边响起的哗哗流水声,现在已经完全停止,成了一幅静态的乡间山水。

还有一家似乎是工艺品店,位于胡同的27号,真正的店名不太记得,但是门口玻璃门上的一行小字却让人眼前一亮:“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My Loneliness is a Garden)”。门里撑着竹帘,一半掩着一半开着,门外栽着一棵竹子,用简单的灯光装饰着。里里外外既丰富又素雅,很有用心。我想这棵竹子可能是我这一路上看到的唯一一株绿叶植物,配上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的诗句,顿时让人觉得心情放松,禅意十足。完整的诗句是这样写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但其中只有一棵树。

不远处一家小咖啡馆的名字也正中我下怀:Hidden Hours。没有看见它的中文名字,所以就直白地翻译过来叫“隐藏的时光”。这确实是一语中的。确实,这里的人和景,和正在慢慢发生的事情,都配得上如此描述。它们全都是喧嚣闹市里我们偷来的隐匿时光。而且我们还运气不错,它藏得这么深,最终还是被找到了。

其实印象中我好像来过一次五道营胡同,约摸是五年以前吧。也许没来过,当时去的其实是隔壁的国子监街。不管怎样,记得那个时候也是这样一个傍晚,是大部分人已经下班回家的时候,我就一个人摸着黑在这条胡同里寻觅一家早先查好的店铺,去买一个据说是用泰国小牛皮做的文具。那年冬天比今年要冷,我虽然走得很快,但依然对这条安静而富有情趣的小巷记忆深刻。五年前的五道营(或者它隔壁的那条胡同)还没有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店家,至少没有这么多琳琅满目的有趣店名,但气质上和今天已经很相似了。

而五年后的今天,似乎这里的一切都没发生太大变化。所谓过去的气息,记忆的颜色,都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这条并不算长的巷子里。也许这条胡同所承载的东西本来就很破碎,很片段,很简单,并没有太多人在意,所以也不容易改变。但我想人和事从不以微弱或伟岸来论高低。纵使只有一棵树,每个人的孤独依旧是一座花园。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